勞資爭議處理與預防性騷擾及霸凌

企業實務班 

與大家零距離互動。透過指向講義、示範操作步驟、回答個別問題,讓課程不只是聽講,而是實際參與。
與大家零距離互動。透過指向講義、示範操作步驟、回答個別問題,讓課程不只是聽講,而是實際參與。
 學員們圍坐在一起,神情投入地討論案例,現場呈現高度參與的學習能量。每組成員皆積極貢獻意見,氣氛熱絡,也能看到彼此合作與支持的過程。
學員們圍坐在一起,神情投入地討論案例,現場呈現高度參與的學習能量。每組成員皆積極貢獻意見,氣氛熱絡,也能看到彼此合作與支持的過程。
以語氣專業、節奏明快,重點明確,透過舉例與提問引導大家思考。現場氛圍專業而輕鬆,學員能感受到講師扎實的實務經驗。
以語氣專業、節奏明快,重點明確,透過舉例與提問引導大家思考。現場氛圍專業而輕鬆,學員能感受到講師扎實的實務經驗。

課程簡介

在多元職場環境中,企業不僅要追求績效,也需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在安全、尊重的環境中工作。
本課程聚焦 「防治制度」、「風險辨識」、「案例解析」、「應對流程」 四大面向,協助企業從根本提升治理能力,降低勞資爭議發生率。我們以企業角度出發,將複雜法規與抽象原則轉化為易懂、好落地、可立即執行的實務做法,讓 HR、主管、員工皆能快速掌握正確知識與應對能力。


這堂課能避免企業最容易翻車的 4 大問題:

  1. 以為不是霸凌,其實是(主管最容易踩雷)

  2. 以為是玩笑,卻構成性騷擾(案件激增的主因)

  3. 以為有調查就好,其實流程少一步就違法

  4. 以為處理完了,但員工仍然不滿 → 開始爆料

勞資糾紛的公開數據 

台灣公開的勞資糾紛數據顯示,近五年全國每年2.5萬至2.7萬件勞資爭議案件,這些資訊由勞動部及相關單位定期統計並公告。

勞資糾紛數據與趨勢

近五年(2020~2025)台灣每年25,000~27,000件勞資糾紛案件。

主要問題類型包括:

🚨 積欠薪資(含加班費):約佔全體員工總數的42%。

🚨 未給付資遣送費:約24%。

🚨 職業災害補償:7%。

🚨 契約爭議:7%。

🚨 退金爭議:約5%。

🔎 資料來源 : 「違反勞動法令單位事業查詢系統」勞動部提供

課程適合對象

  • HR、人資主管

  • 各級主管

  • 需強化性騷擾防治 / 職場霸凌防治制度的企業

課程效益

  • 降低職場爭議與法律風險

  • 建立安全友善的職場文化

  • 強化員工信任與組織形象

  • 完整補強企業法遵能力

  • 形成可持續運作的防治制度

上完課程,企業可提升

降低勞資爭議率
✅ 補強制度缺口、避免被認定"處理不當"
✅ 建立友善職場與品牌信任
✅ 強化主管與 HR 的風險辨識能力
✅ 擁有可直接落地的通報與調查流程 

若您不想讓「一件小事變成大危機」,
這堂課將是企業最值得的一次投資。